服务热线:400-1644-678 网址:www.00695.com
媒体新闻

人保资产高层变动:黄本尧“火速”离任,黄明挑“大梁”

2024/7/2 11:00: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内总裁两次换新。

文/每日财报 栗佳

在保险公司的运营与发展中,资产端和负债端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支柱”,它们的重要性是等同的,任何一方都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那些保费收入巨大的大型保险公司来说,其对于投资管理能力的需求更是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这个过程中,负责资产管理的核心领导及其相关责任人员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近日,管理资产超1.6万亿元的人保资产就发生了高层人事变动,该公司发布公告称,经公司审议通过,黄本尧不再担任总裁职务,董事会指定黄明担任公司临时负责人。

新的人事任命下,《每日财报》还注意到,于今年4月份黄本尧被监管核准人保资产总裁任职资格才仅仅过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其又被迅速调任国寿集团担任党委委员,也就是说,从时间线来看,黄本尧掌管人保资产的时间尚不到一年。

一般而言,国企在人事调动方面一直保持着高度的严谨性,然而此次头部险企在如此紧迫的时间内进行了高层人事调整,其背后的原因和意图着实令人好奇。

一年内总裁两次换新,“新帅”黄明履历几何?

在过去的一年中,人保资产的主要领导层经历了两次变动。首先是在2023年7月,曾北川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不再担任人保资产总裁的职务。随后人保资产的董事会作出决定,临时委任黄本尧为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直到董事会选出新的总裁并且任职资格得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正式批准为止。

直到今年4月份,黄本尧担任人保资产总裁任职资格才获得监管部门批准。仅仅一个半月后,5月22日,国寿集团官网更新的集团领导信息显示,黄本尧已任国寿集团党委委员,成为该集团现党委班子中的第三位70后。

据悉,黄本尧是中国人保“老将”,不仅拥有管理学博士学位,而且投资管理经验非常丰富,历任人保资产发展规划部、市场开发部总经理助理,财务会计部、组合管理部、股票投资部总经理;人保健康党委委员、副总裁、首席投资执行官、财务负责人;人保资产副总裁、临时负责人等职。

那么,此次“接棒者”黄明又有何来头呢?

公开资料显示,黄明是一位经济学博士,学历相当过硬,现任人保资产党委委员、副总裁、临时负责人。在此之前,黄明还曾任过广东证券投资银行部三部负责人、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随后进入人保资产,担任了权益投资部基金分析师、首席分析师、副总经理,银行/外汇业务部副总经理、总经理,基金投资部总经理,权益研究投资部总经理等多个要职。

值得一提的是,黄明也曾在太平集团担任过多个部门高管职位,历任过太平人寿党委委员、助理总经理、投资总监;太平金融稽核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太平资管审计责任人;太平石化金融租赁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等职。

从其履历中不难窥见,黄明属于一位行业“老人”,在证券、保险、金融租赁等重要金融领域拥有厚重的展业经验,这些经历都为锻造出属于他个人独特魅力的投资风格而打下了根基。

“新人”能带来新气象?

作为保险投资方面的“行家”,黄明如何看待市场机会?“新人”带领下的人保资产,又将如何继往开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对于权益市场投资,黄明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曾在公开渠道表示,将继续加大对低估值、高分红股票的配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商业模式良好、具有稳健利润和现金流的公用事业公司;二是供求结构良好、竞争力强的上游和中游制造业公司;三是正逐步进入成熟期、资本开支下降后可能增加现金分红的大消费龙头企业。

窥一豹而知全貌,很明显,黄明在权益市场的配置策略主要围绕着低估值和高分红展开。一方面,低估值确保了投资组合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即便在市场不景气时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表现,避免大幅度下跌。另一方面,当市场回暖时,这类投资组合又能够展现出良好的弹性和韧性,实现较高的收益。与此同时,高分红股票则保证了投资组合每年都能获得稳定的分红收入,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投资回报。

以上三点形成整体相互配合,核心逻辑是通过选择低估值和高分红的股票来构建一个稳健、具有弹性的投资组合,以此为王牌拳法向权益市场开打,实现既要稳健,又要高收益的新增量业绩目标。

此外,在受政策影响,优质城投项目供应显著减少,而导致保险公司面临优质非标资产供给紧张的现实难题下,黄明则表示道:“我们特别关注ABS、私募REITs及类REITs产品,将其作为补充策略。其次,我们重点关注优质产业债,特别是交运、公用事业等领域。这些5年期及3A级以上债券的长期配置价值颇高。同时,我们也密切关注银行的资本补充债,预计2024年这类债券的供给可能会增加,成为我们的重点配置对象。”

可预料的是,这样的投资战略逻辑和操作思路,或许正是当下黄明要带入到人保资产,融入进公司发展脉络中去,为接下来的发展谋篇布局。

业绩差距拉开,投资收益不及预期

作为人保资产“掌舵人”,如今不到一年时间里便匆匆更换,无疑给业内释放一大信号:当前资产管理已经成为人保集团的重中之重,以稳健投资战略带动收益增长反哺于保险端是核心要义。

客观来说,虽然人保资产也是头部保险资管公司,但和国寿、平安、泰康“三巨头”资管公司相比还是稍显逊色,甚至也被后追赶者阳光资产、华泰资产所超越。

以2023年业绩为例,在国内所有34家保险资管机构排名中,人保资产以15.26亿元营收和4.98亿元的净利润,才仅够保住第十的位置,而要知道国寿资管、平安资管和泰康资管,去年三者分别实现营收52.57亿元、42.75亿元、51.0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8.76亿元、27.04亿元、20.8亿元。可见,人保资产与“三巨头”的差距不可谓不大,如何追赶是一道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横向与自身实际情况对比来看,我们将时间周期再拉长,2018年-2023年,人保资产分别实现营收9.14亿元、9.18亿元、11.09亿元、12.74亿元、14.14亿元和15.26亿元;同期净利润则分别为2.3亿元、2.34亿元、2.85亿元、4.13亿元、4.16亿元和4.98亿元。

以此来看,虽然一直以来人保资产的业绩整体增长幅度并不大,但也算比较稳定,根据计算,人保资产近六年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8.92%、13.7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来看衡量一家资管公司投资能力的核心指标---投资收益,人保资产从2021年起才开始对投资收益指标有了详尽披露,数据显示,2020年-2023年,其取得的投资收益分别为1.06亿元、1.16亿元、1.12亿元和0.91亿元,期间同比增速对应为9.43%、-3.45%、-18.75%。

此外,据人保资产官微披露,2020-2022年,人保资产的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6.01%、5.99%和 5.02%,虽然每年均能够跑赢行业平均收益水平,但下降趋势尤为明显,值得警惕。

结合两项指标不难看出,受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资本市场波动及长期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近些年人保资产投资端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收益情况并不尽人意。

就此现实情况,人保集团在2023年业绩报告中重点表示,2024年人保资产将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加强权益投资能力建设;稳定固定收益基本盘,加强交易能力建设;开拓另类投资增长盘并持续优化境外资产配置。

成绩分化显著,公募基金存隐忧

今年是人保资产发展20周年的开局之年,如何顺利达成全年目标,提升资产管理能力,是该公司当下最为关键的一环。

据悉,目前人保资产已经具备包括保险专户管理、公募基金、组合类产品、另类投资及国际业务等多维度投资业务能力。截至2023年末,其对这些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1.6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7%。

但从2023年具体表现来看,各业务取得的成绩表现不一,分化较为显著。

具体来看,2023年,人保资产“一对一”签订受托合同委托方31家,资产规模达1.13万亿,占总管理规模比例约70%,较2022年同期1.06万亿规模有所增长。不过,该业务所取得的管理费收入却有所滑坡,仅为7.73亿元,同比下降5.04%。

资产管理产品方面,其委托方由2022年的88家增至144家,资产规模达3789.98亿元,同比增长53.72%。相对应的,人保资产打理这些资产管理产品所收取的管理费收入有所增长,达到了4.0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3.33%。

此外,债权投资计划的委托方增加至37家,资产规模505.26亿元,同比增长11.45%;股权计划委托方减少到了7家,资产规模同比仅增长了1.87%至168.44亿元。同一时期,该两项业务取得的管理费用收入总计约为1.04亿元,同比增长了8.3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募基金业务方面,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将公募业务独立运作,可以看做是人保资产近几年重点发力的方向。

然而,就目前取得的成效来看,可以说是任重道远,其整个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直线缩水。截止2023年12月31日,人保资产公募基金规模为133.65亿元,对比2022年93.56亿元有所增长。但到2024年一季度,该数据又缩减至112.87亿元。

要知道早在2003年公司成立之时,人保资产就将公募基金纳入配置范围,顺利于2010年成立基金投资部、2017年获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并且在2018年末之时,其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就达到了428.9亿元最高峰。

也就是说,以目前数据来看,人保资产公募基金规模较2018年高点已经大幅缩减了近74%,降幅不可为不“厉害”。

不仅如此,人才加剧流失也制约着人保资产发展公募基金的步伐。W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人保资产共有14位基金经理离任,近一年离任基金经理数为6人,高于行业平均数1.85人。目前旗下仅共有11位基金经理,远低于行业平均数22.88人;基金经理平均年限3.22年,亦低于行业平均数4.51年。

正是在如此境遇下,人保资管“一把手”的频繁变动,似乎也显得合乎情理。今年的权益市场同样呈现出了震荡波动的态势,资本市场未来走势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而此时,作为肩负起为人保集团旗下一众“兄弟姐妹”保险公司打理资产重要责任的人保资产,如何把握好资产负债两端的各项平衡,在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资产的稳健增长并带来可持续的收益,显然对刚刚赴任的黄明,以及其他高管们的投资战略布局、卓越的洞察力和定力层面上,无疑是一场大考。值得我们长期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信:meiricaibao

微博:@每日财报网

联系方式

内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联系电话:010-64607577 / 15650787695

投资者交流群:公号内留言微信号,由群主添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