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7月19日讯 7月19日四大证券报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中国证券报
外汇局:上半年境外资金继续呈现净流入
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在2019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境外资金继续呈现净流入。外汇局统计,1-6月份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上市股票493亿美元,其中股票净增持78亿美元。在对外开放方面,将研究适度放宽甚至取消QFII额度管理;支持科创板健康发展,做好“沪伦通”项下存托凭证跨境资金管理工作。
种好科创板改革“试验田”
开弓没有回头箭。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项资本市场增量改革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种好科创板改革“试验田”,应把握好敢于容错、善于放权、严于监管这三个关键,边试点边总结,必能行稳致远。
科创板中签族首日交易宝典
科创板开市在即。科创板打新中签的投资者最关心的莫过于新股上市后的交易策略。对此,中国证券报记者7月18日了解到,由于科创板在交易制度方面与A股其它板块差别较大,A股原有的一些新股上市后交易策略将不再适用,例如,涨停板打开卖出策略。对科创板交易策略选择要综合考量新股定价的安全垫和二级市场给予新股的溢价程度等,合理设定盈利预期。建议适当降低新股涨幅预期,关注上市后的30%和60%两个熔断点,注意及时止盈、止损。
迎战科创板:公募稳中求进 量化私募跃跃欲试
开市在即,各方备战科创板的节奏明显加快。中国证券报记者7月18日了解到,部分公私募基金已制定好科创板上市后的具体交易策略。有公募基金初期偏向谨慎,为后期参与积累“安全垫”。科创板在开市初期,市场波动率可能会较高,适合日内回转交易,部分量化基金开始关注其中的机会。随着科创板融券交易空间打开,也有券商加强两融风控:可能只对机构开放融券权限,并要求日内回转交易;对个人投资者明确单一科创板股票占比不超20%,科创板股票总体占比不超35%,担保比例过低不得买入科创板股票,并获取T+0处理权限。
虹软科技等公司22日在科创板上市
据上交所7月18日披露,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将于2019年7月22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交易。
证券时报
首批6家基金公司获转融通业务资格
证监会6月21日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指引(试行)》,激活公募基金参与转融通业务热情。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首批6家基金公司已获得基金转融通业务资格。据悉,目前易方达、南方、博时、华夏、华安、富国等公司通过沪深交易所审批,正式获得证券出借人资格。基金参与转融通,一方面可以将其长期固定持有的证券通过出借来获取一定收入,从而增加基金的收益;另一方面也利于扩大两融券源,从而提高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
微芯生物获准注册 研发支出资本化引热议
微芯生物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在3月27获得受理,7月17日获准注册,注册阶段耗时较长。有报道称,微芯生物IPO注册有所耽搁的主要原因,是监管部门对公司一个在研小品种药物的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处理有不同看法,公司与监管部门沟通后决定主动进行调整,最终顺利获批通过注册。在上交所的三轮问询中,微芯生物的研发支出资本化情况是关注重点。微芯生物对此科目进行主动调整后顺利获得注册,令研发支出资本化更加值得关注。
险资下半年最愿增配债券 投资科创板势在必行
针对下半年投资展望展开调研。多位投资人士均表示,下半年将投资科创板,最愿意增配债券,同时,利率长期下行趋势下,保险资产配置压力会越来越大。有险资投资负责人表示,一是科创板是国内证券市场的新事物,险资应该积极研究和参与;二是这是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按照以前主板和中小板的经验,打新一直都是赚钱的,科创板打新大概率会延续这个惯性;三是目前险资投入科创板的资金量并不是很多,在权益配置中的占比非常小。
增强债市包容性 提升市场出清效率
证监会债券监管部副主任卢大彪表示,首先要增强债券市场的包容性,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让信用资质相对弱一些的企业,在做到定价合理、信息披露规范、诚实守信的前提下,较为顺畅进行债券融资。其次,要推动信用生态不断优化,让风险与收益更加匹配,通过对外开放、鼓励竞争引导评级机构提升公信力,扩大信用评级的区分度。继续完善市场对于信用风险的消化机制,提升市场出清效率。此外,要不断加强法治化建设,明确各方职责。注意防范和化解风险,完善市场机制,依靠市场自身力量来消化风险。
证券日报
外汇局:上半年跨境资金流动保持稳定
7月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上半年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6月份,累计结售汇逆差2248亿元人民币(等值332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2108亿元人民币(等值312亿美元)。
创新价格形成机制 增强科创板稳定性
科创板上市交易进入倒计时,首批25家企业将于7月22日挂牌上市,科创板新股上市初期的交易表现备受期待。交易机制和价格稳定机制的创新是科创板制度设计的亮点,为科创板交易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科创板投资是一场长跑 莫把力量都消耗在起跑线
最美好的告白,应该温暖而不炙烤,资本市场亦是如此!从去年11月5日宣布建立科创板,到今年6月13日开板的高光时刻,再到如今的开市倒计时,市场的情绪确实被点燃。在市场各方跃跃欲试的时刻,笔者更要提醒大家,理性、客观、专业的投资和决策,才是对科创板最好的表达。肩负资本市场试验田重任、且制度设计“生而不同”的科创板,既需要大家共同建设与呵护,也要求大家秉承投资新视野、新思维。
供应链金融+区块链获监管鼓励 多家银行保险已提前试水
近日,银保监会下发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将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嵌入交易环节,运用移动感知视频、电子围栏、卫星定位、无线射频识别等技术,对物流及库存商品实施远程监测,提升智能风控水平。记者注意到,“供应链金融+区块链”模式已被平安银行、浙商银行、众安保险等多家银行保险机构所探索和应用,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上海证券报
新三板下半年投资策略: 紧盯优质科创股
今年以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下降到万家以下,融资量与并购金额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随着科创板的推出,新三板优质民营企业股价结构性反弹,医药指数领涨。多家券商报告表示,当前市场对新三板以精细化分层为基础的改革方向已形成相对一致的预期,投资者下半年可关注估值较低的、符合科创板标准的优质企业。
“妖镍”行情再现 银价补涨需求强烈
在供应尚且宽松的背景下,接连不断的突发事件却促使“妖镍”行情再现。在17日夜盘上涨的基础上,沪镍主力合约18日延续涨势,盘中触及涨停板。收盘报117090元/吨,涨幅近6%。黄金大涨后进入宽幅震荡期,白银又接过了上涨接力棒,沪银主力合约盘中价格上摸一年半以来的新高。镍和白银成为近日最受资金关注的品种。多位研究员表示,白银短期内仍有上行空间,而镍的基本面支撑相对较弱,投资者需注意风险。
头部券商为释放流动性开辟“新水源” 中信证券、广发证券金融债落地
头部券商向中小非银机构释放流动性的“水源”得到进一步丰富。在已获央行核准发行金融债的头部券商中,广发证券、中信证券率先进入落地阶段:广发证券3年期50亿元金融债将于7月19日发行,中信证券3年期90亿元金融债将于7月23日发行。
地方经济“半年报”陆续公布 投资和消费仍是稳增长关键点
地方经济“半年报”相继出炉,据记者粗略统计,迄今已有14个省(区、市)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其中有10个省(区、市)上半年GDP增速跑赢或持平于全国6.3%的水平。在数据发布前后,地方密集召开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多地总结称“经济总体平稳,成绩来之不易”,在部署下半年工作时强调,全力稳增长,抓好投资、消费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