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1644-678 网址:www.00695.com
媒体新闻

亚太药业利润增长停滞 缘何进军工业大麻?

2019/7/5 11:02:00

利润增速几乎停滞、现金流恶化,主业竞争能力明显不足的亚太药业,缘何要布局工业大麻?

《投资者网》罗永

亚太药业原从事化学制剂业务,主要产品有抗生素类药品和非抗生素类药品两大类。2015年12月,亚太药业完成对上海新高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新高峰”)的收购,开启医药生产制造和医药研发外包(CRO)两翼发展的模式。

然而,近两年间,亚太药业的利润增速几乎停滞, 2018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2.08亿元,同比增长2.79%,远低于20.94%的营业收入增速。

主业竞争力不足

事实上,从外部环境的情况看,亚太药业的增收难增利并非特殊情况。2018年我国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维持低位,利润增速大幅下滑。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986.30亿元,同比增长12.60%,较上年同期增速上升了0.1个百分点;利润总额3094.20亿元,同比增长9.50%,较上年同期增速下降了8.3个百分点。随着带量采购等政策的落地及全国推广,行业内企业承受的经营压力依旧不小。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制剂产品所处市场竞争激烈,生产厂商较多,且大部分产品属于完全竞争型品种。从规模上看,公司的制剂业务收入在同业可比公司中并不算高。特别是,近年来,原材料采购单价整体有所上升。在公司年报中,制剂业务的成本上涨幅度明显高于营业收入的增幅,其中,2018年毛利率最高的非抗制剂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05.06%,远高于67.86%营业收入增幅。

据公司年报,2018年CRO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1.97%(2019年一季度为54.37%),其中临床前CRO占比略高于临床CRO,前者为29.15%,后者为22.83%(2019年一季度临床前CRO占比提高至41.39%,临床CRO占比为12.98%)。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创新药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CRO行业出现了快速增长。目前,我国 CRO 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规模大的CRO企业竞争优势相对明显。对比已上市公司的情况,亚太药业的CRO业务在营收能力上与头部企业仍有一定距离。

进军工业大麻为哪般?

整体上看,亚太药业主要业务板块尚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但规模并不大。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公司缘何又宣布进军工业大麻。

此前,亚太药业宣布,在加拿大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借此机会进入工业大麻领域,着力开拓欧美工业大麻 CBD 市场。 5月 7日,亚太药业与 Benchmark Botanics Inc、Rippington Investment Inc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5月28日,公司又发布公告,进一步明确了合作方式以及各方权利、义务等细节。公司在回应深交所的问询中介绍了项目的可行性。然而,《投资者网》也注意到,合作方Benchmark Botanics Inc并未实现盈利。据公开资料,BBT2018年全年营业收入为42.43万加元,净利润为-607.75万元。

《投资者网》曾就公司CRO业务的发展布局,以及进军工业大麻是否会陷入“业务条线多、多而不强”的情况致函公司,但公司为给予正面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