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1644-678 网址:www.00695.com
媒体新闻

外资一边短期观望A股 另一边出手大量配置中国债市

2019/5/17 11:02:00

近期,外资对A股持观望态度,北上资金多日呈现净流出。然而,债市“跷跷板”效应显现,外资重新大力配置人民币债券。后续中国债市趋势究竟如何?股、债将如何交互影响?

对此,瑞银资管中国债券基金经理楼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3月底一度出清利率债,但在4月下旬就开始逐步增持国债,我们仍会用国债期货对冲。”在他看来,5月仍相对看好利率债,但市场的关注点到6月可能又会回到中性的货币政策上来,因此目前更偏向于采取波段交易模式,但在中国债市开放的背景下,加久期仍具备较好机会,尤其是对海外大型配置型机构而言。

“近几周,从银行的托管数据就不难看出,众多大型机构买方客户开始大力加仓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他们认为此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近3.5%是一个好的入场点。未来整体利率下行的趋势仍然存在。”法国巴黎银行环球市场部大中华区主管孙鸿志对记者称。 近期公布的托管量数据也显示,截至4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债登的托管量为1.53万亿元,较3月末增加187亿元。

中国债市再获外资垂青

去年,中国债市可谓风头无两,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路从4%左右降至约3.2%,外资疯狂涌入并获利颇丰。但由于年初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外资当时对债市持观望态度,并未因中国债市在3月纳入彭博指数而立刻顺势增配。

到了3月底,债市一路下挫,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075%一路飙升至3.3%附近;4月中旬,债市震荡并未停止——4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重申坚持不搞“大水漫灌”;4月19日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于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飙升至4月24日的3.435%附近。

不过,此后一切都出现了逆转。

由于股市估值先行、业绩尚未兑现,因此获利了结的行为也导致A股下挫。4月以来,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出超200亿元。

但债市热度在此时却同步攀升。其背后原因在于,外部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者增配避险资产,且经历了3月由于季节性因素导致的偏高经济数据,4月经济回归到“不温不火”的弱复苏状态。

“在4月底开始我们就增持国债,主要考虑到此前利率债快速走高后的配置价值提升以及市场流动性溢价快速下降。” 楼超告诉记者,目前整体市场风险情绪偏低,总体加久期的策略较为可行,风险资产“卖在5月”的趋势也推动了债市。

根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两大债券托管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债登的托管量为1.53万亿元,较3月末增加187亿元,在上清所的托管量为2363亿元,较3月末下降127亿元。境外机构4月末在银行间市场总计持有债券1.77万亿元。在海外投资者主要持有的债券品种方面,国债占比仍在60%以上,4月末的托管量达到1.11万亿元,较3月末增加190亿元。和3月99亿元的增量相比,外资在4月对国债的配置兴趣明显提高。4月末境外机构在国债市场的占比达到约8.1%。另外,4月末境外机构持有政策性金融债3691亿元,较3月末下降23亿元,但降幅较3月的83亿元有所收窄。

其实,整体4月的数据并未充分体现外资猛烈的增配势头,而近两周的增配趋势实则更为明显。对于海外大型配置型机构而言,用“涌入”并不为过,“配置趋势的确显著,海外客户也非常青睐政策性金融债,因为尽管国债对所有投资人都免税,但只有外资能享受政策性金融债的免税优惠。”孙鸿志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近3个月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近2%,但近期稳定在6.9附近,交易员也对记者反馈,机构并不愿意在6.9附近继续做空人民币。至于外资是否会对冲投资人民币债券的外汇风险,楼超表示,如海外对冲基金等必然会对冲,但RQFII债基并未出现太多卖人民币的头寸。

债市重利率

未来,股债的“跷跷板”效应会如何演绎也颇令市场关注。

“短期看,利率债可能以波动为主,感觉5月信贷不弱,因此6月降准概率还是不确定,利率向上反弹也不奇怪,加之人民币近段时间会有一定的波动压力,因此6月的关注点会回到央行中性的货币政策上。”楼超称。

但中长期而言,中国债市对外资的吸引力持续存在。

瑞银证券研究显示,4月是人民币债券加入彭博指数的第一个月,从债券通数据来看,4月债券通渠道下的交易量为1169亿元,较3月的1124亿元小幅上升,未来投资需求仍可能持续。此外,4月以来明显扩大的境内外利差和相对平稳的人民币汇率水平也增加了人民币债券对外资的吸引力。近期市场避险情绪升温,预计未来收益率的潜在下行机会一定程度上也会吸引境外机构加大对国债的配置,而汇率也将会成为考量的因素之一。

平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预计6月末日本G20峰会前,股市将延续震荡调整行情,债市继续拥有交易性机会,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下行至3.1%-3.2%。

就股市而言,尽管长期外资净流入态势不变,但至于近期外资会否增配,重点则在于盈利能否持续回升。尽管一季度非银金融板块的盈利大增75.5%,但关键问题是二、三季度的盈利数据能否像一季度那样持续,这也备受市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