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1644-678 网址:www.00695.com
媒体新闻

深圳将成经济中心?人口数据告诉你潜力和差距

2019/4/23 15:11:00

近日,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公开演讲中表示,深圳有朝一日会成为整个地球的经济中心。

尽管只是一家之言,却成为不同界别人士对深圳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又一佐证。从经济中心的特征来看,它必然有着很强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而其中一个方面是对人口乃至人才的吸纳能力。

近日,深圳统计局发布《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至此,四大一线城市的统计公报发布完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截取了几组人口相关的数据来作横向比较。先且不论深圳能否成为“地球的经济中心”,在中国的四大一线城市里,深圳的差距有哪些?潜力又在何处?

深圳常住人口增量夺冠,但广州表现也很出色

数据来源:本报记者根据公开数据统计(以下同)

2018年,深圳以49.83万的人口增量成绩,夺得城市人口争夺战的冠军。这背后固然有城市经济发展的吸引力因素,但综合北上广深的情况来看,北京、上海近年来基本是以严控人口作为政策主基调,这一定程度上使得同为一线城市的广州、深圳(户籍政策较为宽松)得以“坐收渔利”。2017年,北京和上海常住人口分别减少2.2万和1.37万,广州和深圳分别增加45.49万和55.08万。不难发现,尽管深圳的人口增量表现出色,但广州也一直是紧随其后。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在2018年深圳近50万常住人口的增量中,户籍人口增长仅20万。而前两年深圳的户籍人口分别增长了30万和50万。当前深圳的人才落户门槛是“大专以上学历”。户籍增加人数呈现突然下跌的背后,除了一部分人主观放弃落户等原因之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很多人并不能达到落户的要求。

深圳人口数量与北上差了一截,但在校小学生人数更多

从官方公布的常住人口数量来看,深圳对比北京、上海仍有千万级的差距,与广州也仍然差了一截。但从在校小学生的数量来看,可以看出深圳的一个优势。

一般而言,在校小学生数量被视为衡量人口流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全国小学入学率接近100%,小学生数量几乎是“数出来”的实数。小学生背后的家长,正是城市里的青壮年中坚力量。深圳尽管常住人口少于北京、上海,但在校小学生数量反超,仅与广州有小幅差距,并且2018年与广州的差距也在缩小。这一定程度反映出深圳人口的年轻化。2017年的一项数据显示,深圳的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2.5岁。

在校大学生数量,深圳远落后于北上广

建市以来,深圳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吸引“孔雀东南飞”,但在全国各城市“抢人”的背景下,城市自身的造血能力同样重要。而本地培养的大学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造血来源。在这一项中,深圳远远落后,在校大学生数量与广州差了一个数量级,并且大幅低于北京和上海。尽管深圳在大力引进高校,但从在校大学生的增长情况来看,加强自我造血功能仍然任重而道远。

在校研究生数量与北上广差距较大

研究生往往更能代表城市高水平大学的情况,尤其是在前沿科技竞争时代,高水平大学的研究生是科研、产业人才的重要储备力量。对比前述表格可知,北京、上海的本专科生在校生数量相比广州并不占优势,但研究生数量却出现了明显的“逆袭”,尤其北京的在校研究生数量大幅领先,这也恰对应着其雄厚的高教科研实力。在这一项指标中,深圳的短板更加突出。

综合几组人口数据来看,深圳可谓正逢“天时、地利”,在一线城市中占据“政策高地”,近几年持续快速地吸纳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口,这使得深圳这座移民之城未来仍会长时间享有人口红利。

但深圳的短板也显而易见,高等教育长期落后于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而教育资源短缺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培养本地人才的能力大幅落后。另一方面,高校本身便是集聚高端资源的重要场所之一。深圳若要成为国际性的经济中心,想必在这一方面必须要有大的突破,从“人口红利”迈向“质量型人口红利”,而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